目录 ·什么是实物期权? ·实物期权的应用 ·实物期权的公式演算 ·实物期权法与净现值法的比较 实物期权(real options) 什么是实物期权? 实物期权,一种期权,其底层证券是既非股票又非期货的实物商品。这实物商品自身(货币,债券,货物)构成了该期权的底层实体。又见普通股期权(equity option)和指数期权(index option)。是管理者对所拥有实物资产进行决策时所具有的柔性投资策略。 在公司面临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下,实物期权的价值来源于公司战略决策的相应调整。 每一个公司都是通过不同的投资组合,确定自己的实物期权,并对其进行管理、运作,从而为股东创造价值。 实物期权法应用金融期权理论,给出动态管理的定量价值,从而将不确定性转变成企业的优势。 最初用金融期权理论来审视战略投资的想法源于Timothy A. Luehrman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两篇文章:《视投资机会为实物期权:从数字出发》(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as Real Options:Getting Started on the Numbers,1998年7-8月刊)及 《实物期权投资组合战略》(Strategy as a Portfolio of Real Options,1998年9-10月刊)。在后一篇文章中,Luehrman写道,“用金融观点来看,企业投资更似一系列的期权,而不是稳定的现金流”。 实物期权的应用 期权是一种特殊的合约协议,它规定持有者在给定日期或该日期之前的任何时间有权利以固定价格买进或卖出某种资产。期权只有权利而没有义务,这种权力和义务的不对称性实际上提供了一种保险的可能。在存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期权是有价值的,而且不确定性越大,期权的价值就越大。如果资产含有期权,那么资产的风险越大,其价值可能也越大。 所谓实物期权,宽泛地说,是以期权概念定义的现实选择权,是与金融期权相对应的概念。实物期权方法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如何在不确定性环境下进行战略投资决策的思路,实物期权的一般形式包括放弃期权、扩展期权、收缩期权、选择期权、转换期权、混合期权、可变成交价期权以及隐含波动率期权等等。实物期权法是当今投资决策的主要方法之一,而二项式模型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实物期权估值方法。 实物期权的公式演算 二项式模型是这样一种估价模型,它以对基础资产价值变化的一种简单描述为基础,即假定在每个时间段,基础资产价值的变化只能取两个可能结果中的一个:上升某个百分点或下降某个百分点。比如:假定基础资产初始价值为V,那么,在第一个时间段结束时,它要么向上变为Vu,要么向下变为Vd,即第一节点的值可能是Vu或者Vd;同样,在第一节点的基础上,资产价值的变化又将是两种可能结果中的一个,具体说来,如果第一节点为Vu,那么,当第二个时间段结束时,它要么向上变为Vu2,要么向下变为Vud;而如果第一节点为Vd,那么,当第二个时间段结束时,它要么向上变为Vud,要么向下变为Vd2;依此类推。这样的资产价值变化过程可以延伸到多个时间段。于是,这种变化形成了资产价值变化网络。 二项式模型是用风险中性定价方法进行定价的。风险中性定价方法假设所有投资者都是风险中性的,在风险中性的经济环境中,投资者并不要求任何的风险补偿或风险报酬,这样就不需要估计各种风险补偿或风险报酬,省略了对风险定价的复杂内容;投资的期望收益率恰好等于无风险利率;投资的任何盈亏经无风险利率的贴现就是它们的现值。风险中性概率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P为风险中性概率;rf 为无风险利率;δt为每期的时间;u为上升因子,即:1+基础资产价值上升时的每期回报率;d为下降因子,即:1+基础资产价值下降时的每期回报率。 利用二项式模型进行实物期权估值,有两个步骤: (1)建立标的资产价值变化网格图。该图的形式与图1相同。方法是:利用标的资产价值变化的上升因子和下降因子分别乘以标的资产的初始价值,得出第一节点的数值;在此基础上,各自又乘以上升因子和下降因子,得出第二节点的数值;依此类推。 (2)建立实物期权估值网格图。方法是:从图1所示的终点节点开始,利用后推技术进行反向推算,得出网格的起始点价值。 实物期权法与净现值法的比较 净现值法也是项目评估的常用方法,其优点是使评估定量化且方便可行,然而,与实物期权法相比,净现值法显示出了它的不足。用实物期权法估算的项目的实际价值是扩展的净现值,或者说是有灵活性的实物期权的净现值,而用净现值法估算的项目的实际价值是静态价值,是没有灵活性的净现值[,这种价值一般低于实物期权法估算出来的价值。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差距,这与净现值法的缺点有关。 所谓净现值法][Net Present Value(简称NPV)],是指运用投资项目的净现值来进行投资评估的基本方法,净现值等于投资项目未来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折算成现值,减去初始投资后的余额。 净现值法所依据的原理是:假设预计的现金流入在年末肯定可以实现,并把原始投资看成是按预定贴现率借入的。当净现值为正数时偿还本息后该项目仍有剩余的收益,当净现值为零时偿还本息后一无所获,当净现值为负数时该项目收益不足以偿还本息。 净现值法的缺点是考虑的因素简单,缺乏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反映,容易造成对投资项目真实价值的低估。其应用的主要问题是难以确定贴现率,因为影响贴现率的因素很多,比如项目自带的风险性、投资者所要求的风险回报率、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等。而且,净现值法只适用于工程技术简单、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已经形成定额、有过成功经验的类似项目,而对于BOT这种时间跨度长、投资额大、不确定性强的项目来说,净现值法不是最理想的。 相比之下,由于实物期权法考虑了不确定性,对资产的机会价值做出预测,同时,由于管理者可以创造特定的战略期权,他们的决策可以增加项目的实物期权价值,因此,把实物期权法运用到BOT项目投资决策中,能使政府、投资者和经营者获得理想的利益,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风险。
更多相关文章
一周热点文章
最新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