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001会计网! 网站地图

首 页 会计资讯 财税政策 出纳知识 税务资讯 会计信息化 会计考试 会计基础 投资理财 财会文库 
 
您的位置:001会计网 会计百科正文

汇率制度



本词条有如下别名:汇率安排

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Exchange Rate Regime, Exchange Rate System)

目录
1 汇率制度的概念
2 汇率制度的内容
3 汇率制度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3.1 固定汇率制及其特点
3.2 浮动汇率制及其特点
4 汇率制度的其他分类

汇率制度的概念
  汇率制度又称汇率安排(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是指各国或国际社会对于确定、维持、调整与管理汇率的原则、方法、方式和机构等所作出的系统规定。

  按照汇率变动幅度的大小,汇率制度可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汇率制度的内容
  1.确定汇率的原则和依据。例如,以货币本身的价值为依据,还是以法定代表的价值为依据等。

  2.维持与调整汇率的办法。例如是采用公开法定升值或贬值的办法,还是采取任其浮动或官方有限度干预的办法;

  3.管理汇率的法令、体制和政策等。例如各国外汇管制中有关汇率及其适用范围的规定。

  4.制定、维持与管理汇率的机构,如外汇管理局、外汇平准基金委员会等。

汇率制度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固定汇率制及其特点
  固定汇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以本位货币本身或法定含金量为确定汇率的基准,汇率比较稳定的一种汇率制度。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具有不同的固定汇率制度。

  1.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特点:是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该体系的汇率制度安排,是钉住型的汇率制度。

  (1)黄金成为两国汇率决定的实在的物质基础。

  (2)汇率仅在铸币平价的上下各6‰左右波动,幅度很小。

  (3)汇率的稳定是自动而非依赖人为的措施来维持。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基本内容:

  (1)实行“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2)在“双挂钩”的基础上,《国际货币基金协会》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汇率平价+-1%的范围内波动,各国必须同IMF合作,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汇率的波动不超过该界限。

  由于这种汇率制度实行“双挂钩”,波幅很小,且可适当调整,因此该制度也称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或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adjustable peg system)

  特点:

  (1)汇率的决定基础是黄金平价,但货币的发行与黄金无关;

  (2)波动幅度小,但仍超过了黄金输送点所规定的上下限;

  (3)汇率不具备自动稳定机制,汇率的波动与波幅需要人为的政策来维持;

  (4)央行通过间接手段而非直接管制方式来稳定汇率;

  (5)只要有必要,汇率平价和汇率波动的界限可以改变,但变动幅度有限。

  作用: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从总体上看,在注重协调、监督各国的对外经济,特别是汇率政策以及国际收支的调节,避免出现类似30年代的贬值“竞赛”,对战后各国经济增长与稳定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缺陷:

  (1)汇率变动因缺乏弹性,因此其对国际收支的调节力度相当有限。

  (2)引起破坏性投机。

  (3)美国不堪重负,“双挂钩”基础受到冲击。

浮动汇率制及其特点
  浮动汇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币与外币的黄金平价和汇率上下波动的界限,货币当局也不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而自由上下浮动的一种汇率制度。

  该制度在历史上早就存在过,但真正流行是1972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崩溃之后。

汇率制度的其他分类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法,国际汇率制度可分为钉住汇率制和弹性汇率制。

  (1)钉住汇率制

  定义:在钉住汇率制,一国货币与其它某一种或某一篮子货币之间保持比较稳定的比价,即钉住所选择的货币。本国货币随所选货币的波动而波动,但相互之间的比价相对固定或只在小范围内浮动,一般幅度不超过1%。被钉住的一般是主要工业国家的货币或IMF的特别提款权。

  目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是钉住汇率制。按照钉住货币的不同,钉住汇率制可分为钉住单一货币和钉住一篮子货币。除钉住汇率制外的其它汇率制度,包括浮动汇率制,统称为弹性汇率制。

  (2)弹性汇率制

  弹性汇率制的主要特点是本币汇率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浮动。

  目前,大部分工业国家实行的是弹性汇率制。还有一些国家实行的汇率制度兼有钉住汇率制和弹性汇率制的特点。
12下一页
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推荐
94